當傳統課堂的“知”與京東職場的“行”實現同頻共振,一場職業教育的變革正在豐南職教中心悄然上演。豐南職教中心與京東集團以產教融合為紐帶,打破校企間的無形藩籬,構建了“課堂即職場、實訓即實戰”的育人生態,為我校學子的成長開辟出知行合一的發展通路。
校企聯袂:鍛造職業教育的“金鑰匙”
傳統職業教育往往面臨“課堂與職場脫節”的困境。為此,豐南職教中心與京東集團攜手打破校企間的“楚河漢界”,構建“雙導師制”育人模式,在新模式的推動下,電商專業煥發新生。京東特聘導師如“行業風向標”常駐校園,與校內教師組成“理論+實戰”的育人拍檔。京東導師每周帶來行業前沿案例,將真實職場經驗轉化為教學素材,校內教師則結合《電子商務基礎》等課程,設計“訂單處理全流程模擬”任務,讓學生在理論學習后立即進行實戰演練。這種“文武雙全”的組合,不僅打破了傳統教育中理論與實踐的割裂,更構建起“知行合一”的成長飛輪。以23級電子商務1班的李文銓同學為例,在雙導師指導下,首周上線便完成了602單,滿意度達93.3%,成為“京英班”的標桿。實訓課堂變身“微型京東職場”,讓職業教育真正“接地氣”。

企業化管理:淬煉職業素養的“淬火爐”
校企共建的“京英班”將京東基因植入教學血脈。傳統的點名制度被徹底革新,取而代之的是京東標準化的出勤管理:晨會變身“早八人元氣充電站”,工位打卡堪比上班族的指紋認證,夕會復盤更是大型職場吐槽現場。嚴格的考核體系下,學生不僅要掌握技能,更培養了守時、協作等職業素養。開班第3周出勤率達79.1%,15位同學因病假影響績效,但整體表現依然亮眼:接待客戶超1萬名,總體滿意度達82.11%,其中23級電子商務3班楊佳楠同學以89.47%的滿意度刷新紀錄。晨會時,楊佳楠分享了“情緒管理三步法”——冷靜傾聽、快速響應、專業解釋,這正是她從京東導師處習得的職場智慧,這不僅是技能的突破,更是職業化思維的覺醒。

實訓場即戰場:匠心的“像素級復刻”
“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走進“京英班”實訓室,環形工位、電子看板、實時數據屏……京東客服中心的場景被“像素級復刻”。學生分組輪崗,在京東系統中實操接單全流程:從回應客戶咨詢到處理售后糾紛,從Excel數據整理到ERP系統操作,每個環節都嚴格對標京東SOP(標準作業程序)。雙導師以“陪練+復盤”模式實時指導:京東導師在身旁觀察學生答復過程,及時糾正話術;校內教師通過后臺數據,分析學生的響應時長與好評關聯度。開班第2周累計接待客戶2310人,滿意度84.3%;47位同學完成人均30單以上的日目標,而楊佳楠同學首周試上線便以151單、客戶滿意度94.7%的成績登頂榜首。學生在真實業務場景中錘煉技能,在任務攻堅中領悟團隊協作的力量,真正實現“今日實訓場,明日職場人”的無縫銜接。

積分激勵:激活成長的“能量密碼”
借鑒京東績效文化打造的“積分體系”,將學生表現量化為“成長貨幣”:積分體系下,學生通過業績達標積累基礎分,創新突破觸發額外獎勵,家長專屬表揚電話讓努力化作親情暖流。每周“最佳戰隊”評選機制更點燃團隊榮譽感,推動學生不斷突破自我。數據不會說謊:第2周51位同學完成人均150單以上日目標,完成率71.8%,李文銓同學以602單、滿意度93.3%再獲“金牌客服”稱號,印證了這一機制的魔力。
家長們會驚喜的收到京東導師的表揚電話:“您的孩子獨立解決了高難度投訴,表現非常專業!”每周“最佳戰隊”評選更點燃團隊榮譽感:24級電子商務3班通過“流水線協作法”將人均接單量不斷提升,實訓期間客戶好評率從64%躍升至89%,數據躍動間勾勒出學生奮斗成果的軌跡。


周報復盤:以數據為鏡,映成長之路
“日日行,不怕千萬里。”每周總結會上,大屏實時呈現各小組業績,從訂單處理速度到客戶溝通技巧,從個人表現到團隊協作,復盤機制讓成長可視化,導師會針對數據異常點開展“一對一診療”,例如針對接線時長過長的學生,專門設計“話術訓練”;對敏感但缺乏耐心的學生,安排情緒管理課程。
數據驅動化培養,讓每個學生的成長路徑清晰可見,形成了良好的雙向反饋機制,這種“PDCA循環”職場思維訓練,讓學生在反思中沉淀智慧,突破自我。學生坦言:“在這里,每一次失誤都是進步的階梯,每一份數據都在指引方向。”

產教融合的“雙向奔赴”:從人才輸送到生態共建
這場校企合作實踐,不僅讓學生提前適應職場節奏,更讓京東看到了職教中心年輕學子的潛力。在清明假期值班中,楊佳楠、曹以藍、佟金希、劉瑞晨、田傲、趙宇彤6人組成的團隊,用超1100單的承接量和82%的滿意度扛起業務大旗,總承接量超1100單,IM滿意度超82%。職教中心亦從合作中收獲成長:教師通過企業培訓提升實戰能力,課程大綱根據京東需求動態調整。例如,針對京東提出的“客戶服務能力”要求,學校新增《客戶關系管理》課程;4月21日—6月21日,專項電商直播專項培訓暨實戰即將拉開帷幕;電商直播校本教材的編寫也在穩步推進。產教融合的“雙向奔赴”,正在形成人才共育、資源共享的良性生態。

在豐南職教中心的實訓室里,鍵盤敲擊聲仍在繼續。這些年輕的身影或許還不知道,他們今天處理的每一筆訂單、分析的每一組數據,都在為未來的職業道路積蓄能量。當課堂與職場實現共振,當理論與能力深度融合,豐南職教中心相信每一名"京英"終將在產教融合的春風中展翅高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