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資料顯示,從2004年到2011年,每年有25%-30%的大學畢業生不能順利就業,本科與高職高專的畢業生對雇主的滿意程度也僅僅為70%和68%。有近八成的在校大學生對自己的就業前景表示擔憂,但與此同時,卻有大量的用人單位抱怨招不到合適的人才。學校培養的人才與社會所需要的人才之間存在嚴重的不匹配。
實際上用人單位更關心的是畢業生的責任意識,學習、分析和應變能力,而不是學生們所重視的“領導能力”。正是由于這種雙方信息的不對稱,導致了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等問題。
筆者在各大院校了解到,在校大學生注重專業基礎知識、外語水平、領導能力等,而用人單位在招聘大學生時看重責任意識、敬業精神、團隊合作能力等人格品質,人際溝通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學習能力、應變能力等個人職業能力。正是由于這種信息的不對稱,導致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難等問題。筆者建議,開展校企合作,有利于用人單位和大學生更好的認識對方的需要,減少因為信息不對稱所造成的障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