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選調生?
就是各級組織部門有計劃的從高等院校選調品學兼優的應屆大學畢業生到基層工作,作為各級黨政領導干部后備人選的主要來源進行重點培養,從中挑選出優秀分子,逐級補充到各級黨政領導干部隊伍中去。這批畢業生簡稱“選調生”。 需要注意的是,在就業壓力日趨嚴峻的現實下,選調生對一部分畢業生來說更多的是個“鐵飯碗”,大學生自身素質不必懷疑,但在學生會主席、部長滿街竄的今天,品學兼優的選拔標準很難得到貫徹。
2、選調生與國家公務員招考有何區別?
一般公務員招考的是非領導職務國家公務人員,選調生不僅僅具有國家公務員身份,其重點是培養黨政領導干部后備人選。同時,為縣(處)級以上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培養和輸送高素質的工作人員和管理人員。
3.為什么要招錄選調生?
二十多年來的實踐證明,改革開放、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需要有大批德才兼備,既有文化知識又有實踐經驗的年輕干部。把優秀年輕大學畢業生分配到基層工作,是加快選拔優秀年輕干部步伐,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的重要戰略舉措,是遵循年輕干部成長規律、加速領導人才成長的有效途徑。
選調和公務員是兩回事。
選調生是省委組織部的后備干部,放到基層鍛煉,人事權歸省委組織部管轄,委托接收單位考評。調動范圍是全省建有黨組織的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人民社團。可以理解成一種特殊的干部身份。
公務員是針對具體職能的職位,人事權一般歸該單位人事機構或上級單位人事機構或人事廳管轄。一般只要有人事權的單位都有管轄權。調動范圍取決于人事歸屬單位,在該單位人事管理范圍內調動,比如你的人事管理權在市人事局就只能在市級或以下的政府機關或市直機關調動,而不能調往省級機關或平行及垂直單位,但達到副處級干部后不受此限制,可在全省范圍調動。
可以理解為選調生是先人后崗,公務員是先崗后人。
選調生如果分配在有編制的公務員崗位就自然而然成為公務員,無需考試直接提拔,但人事歸屬不變;如果分配在沒有公務員編制的崗位則納入所在市級機關組織部干部編制范圍,再視工作調動而定。
選調生的提拔一般采取借調方式,借調滿一年可轉入借調單位,有公務員崗位編制的不通過公開公務員考試直接提拔,借調單位可以是省級機關或該生所在市級組織部人事范圍內。
所謂選調生參加公務員考試主要是指跨區報考,比如報省直單位或其它地市機關,是主動報考而非單位看中借調,這種情況在選調生提拔中比較少,除非混不下去了或覺得有蠻好的機會才會這樣,而且和一般公務員身份報考不一樣的是:公務員報考公務員必須在原單位工作達到一定年限,且報考前要和原單位脫離人事關系,考不上就完了;選調生不受任何條件限制,只要原單位同意報考且達到報考條件既可報考,考不上也可以回原單位工作,飯碗不丟!
總的來說,選調生提拔速度比公務員快得多,本科畢業定科員,碩研定副科(級別,不是職務),博研定正科。但相應報考條件限制也比公務員高得多,首先是一類大學應屆畢業生,其次必須是省內高校應屆畢業生或籍外省應屆畢業生,以前還要求要是黨員,現在放寬到共青團員了。相對來說公務員就松多了,達到條件既可!應當注意,不要因為上述文字而片面選擇報考選調生,體制內因各種不確定因素造成努力和回報不成比例的狀況比較普遍,必須抱定踏實工作、百折不撓、本分做人、憂國憂民、與時俱進的決心,才能干成事、干好事,實現價值、造福人民。
選調生是公務員,并且與通過正常招考被錄用的公務員有不同,選調生”與公務員隨著國家對公務員隊伍實行“逢進必考”的原則,報考“選調生”和公務員成了當前和今后大學生走進黨政機關,實現“學而優則仕”理想的唯一途徑。這兩條道路有異曲同工之處 :
1、選調生與公務員相同都要有一年試用期,期間只有見習期工資,第二年定級,定科員二級。(參見河北省選調生報考簡章)
2、選調生雖是后備干部身份,但試用期結束后的前兩年需要在基層工作,定副科級(非領導職務、級別),之后才可參與全省的人員選調。不過由于組織人事關系和檔案背景與地方公務員的差異,所以總的來說選調生的提拔速度要快且后勁強。
3、正式入編(試用期結束)后的第二年定副科級(非領導職務、級別),執行副科級工資。但需要注意級別和職務(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的區別,比如科員級別可以是副主任科員(相當于副科長、副鎮長)、調研員(正處級)、巡視員(正廳級),但職務仍是科員,沒有實權,所以即使第二年定副科級也不要以為自己就是副科長了。說得直白點,沒有其他重要因素,怎么會讓剛出道的菜鳥來當領導。所以為當官考選調生沒準會讓你失望。
4、選調生是省、市、縣委組織部掌握的后備干部,而招考錄用的公務員,是各機關工作人員,關系由該機關的人事行政部門管轄,而非各級黨委組織部。
5、新錄用的公務員直接在機關、各部門及垂直下級單位工作。選調生一般要分配到基層去鍛煉,條件艱苦,福利少(不是單一情況,東部、中西部部分發達地區情況明顯不同),但兩年后就會回調。
6:培養管理的措施不同。選調生到基層工作后,組織部門將通過舉辦培訓班、抽調到上級黨政機關跟班學習,鼓勵參加公開選拔、競爭上崗等得力措施進行重點跟蹤培養,幫助選調生脫穎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