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處作業
(1)高處作業的定義
按照國標規定:“凡在墜落高度基準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墜落的高處進行的作業均稱為高處作業。”其涵義有兩個:一是相對概念,可能墜落的底面高度大于或等于2m;也就是說不論在單層、多層或高層建筑物作業,即使是在平地,只要作業處的側面有可能導致人員墜落的坑、井、洞或空間,其高度達到2m及以上,就屬于高處作業;二是高低差距標準定為2m,因為一般情況下,當人在2m以上的高度墜落時,就很可能會造成重傷、殘廢或甚至死亡。
(2)高處作業時的安全防護技術措施
①凡是進行高處作業施工的,應使用腳手架、平臺、梯子、防護圍欄、檔腳板、安全帶和安全網等。作業前應認真檢查所用的安全設施是否牢固、可靠。
②凡從事高處作業人員應接受高處作業安全知識的教育;特殊高處作業人員應持證上崗,上崗前應依據有關規定進行專門的安全技術交底。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和新設備的,應按規定對作業人員進行相關安全技術教育。
③高處作業人員應經過體檢,合格后方可上崗。施工單位應圍作業人員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帶等必備的個人安全防護用具,作業人員應按規定正確佩戴和使用。
④施工單位應按類別,有針對性地將各類安全警示標志懸掛于施工現場各相應部位,夜間應設紅燈示警。
⑤高處作業所用工具、材料嚴禁投擲,上下立體交叉作業確有需要是,中間須設隔離設施。
⑥高處作業應設置可靠扶梯,作業人員應沿著扶梯上下,不得沿著立桿與欄桿攀登。
⑦在雨雪天應采取防滑措施,當風速在10.8m/s以上和雷電、暴雨、大霧等氣候條件下,不得進行露天高處作業。
⑧高處作業上下應設置聯系信號或通訊裝置,并指定專人負責。
⑨高處作業前,工程項目部應組織有關部門對安全防護設施進行驗收,經驗收合格簽字后方可作業。需要臨時拆除或變動安全設施的,應經項目技術負責人審批簽字,并組織有關部門驗收,經驗收合格簽字后方可實施。
(3)高處作業時應注意事項
①發現安全措施有隱患時,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隱患,必要時停止作業。
②遇到各種惡劣天氣時,必須對各類安全設施進行檢查、校正、修理使之完善。
③現場的冰、霜、雨、雪等均須清除。
④搭拆防護棚和安全設施,需設警戒區、有專人防護。
2、臨邊作業與洞口作業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員大部分世軍愛女處在圍完成的建筑物的各層各部位或構件的邊緣或洞口處作業。臨邊與洞口的安全施工一般須注意三個問題:
①臨邊與洞口處啊施工過程中是極易發生墜落事故的場合;
②必須明確那些場合屬于規定的臨邊與洞口,這些地方不得缺少安全防護設施;
③必須嚴格遵守防護規定。
(1)臨邊防護
在施工現場,當作業中工作面的邊沿沒有圍護設施或圍護設施的高度低于80㎝時,這類作業稱為臨邊作業。例如在溝、坑、槽邊、深基礎周邊、樓梯周邊梯段側邊、平臺或陽臺邊、屋面周邊等地方施工。在進行臨邊作業時設置的安全防護設施主要為防護欄桿和安全網。
①防護欄桿
這類防護設施,形式和構造較簡單,所以材料為施工現場所常用,不需專門采購,可節省費用,更重要的時效果較好。
搭設臨邊防護欄桿時:
1)上桿離地高度為1.0~1.2m,下桿離地高度為0.2~0.3m,防護欄桿應高于1.5m,并加掛安全立網。除經設計計算外,橫桿長度大于2m,必須加設欄桿立柱。
2)欄桿柱的固定應符合下列要求:
當在基坑四周固定時,可采用鋼管并打入地面50~70㎝深。鋼管離邊口的距離,不應小于1米。當基坑周邊采用板樁時,鋼管可打在板樁外側。
3)欄桿柱的固定及其與橫桿的連接,其整體構造應使防護欄桿在上桿任何除,能經受任何方向的1000N外力。當欄桿所處位置有發生人群擁擠,車輛沖擊或物件碰撞等可能時,應加大橫桿截面或加密柱距。
4)防護欄桿必須自上而下用安全立網封閉。
這些要求既是根據時間又是根據計算而作出的。如欄桿上桿的高度,是從人身受到沖擊后,沖向橫桿是的要防止中心高于,導致從桿上翻出去考慮的;欄桿的受力強度應能防止受到大個子人員突然沖擊時,不受損壞;欄桿立柱的固定須使它在受到可能出現最大沖擊時,不致被沖倒或拉出,這是結合國情,只規定其整體構造須能經得住大沖力。
③防護欄桿的計算
臨邊作業防護欄桿主要用于防止人員墜落,能夠經受一定的撞擊或沖擊,在受力性能上耐受1000N的外力,所以除機構構造上應符合規定外,還應經過一定的計算,方能確保安全。此項計算應納入施工組織設計。
3)鋼管樁、鉆孔樁等樁孔口,柱型條型等基礎上口,未填土的坑、槽口,以及天窗、地板門和化糞池等處,都要作為洞口采取符合規范的防護措施。
4)在現場施工與場地通道附近的各類洞口與深度在2m以上的敞口等處設置防護設施與安全標志外,夜間還應設紅燈示警。
②洞口安全防護措施要求
洞口作業時根據具體情況采取設置防護欄桿,加蓋件,張掛安全網于裝柵門等措施。
一般來講,洞口防護的構造形式可分為三類:
1)洞口防護欄桿,通常采用鋼筋。
2)利用混凝土板,采用鋼筋網片或利用結構鋼筋或加密的鋼筋網片等。
3、攀登與懸空作業
(1)攀登作業
在施工現場,凡借助于登高用具或登高設施,在攀登條件下進行的高處作業,稱之為攀登作業。攀登作業容易發生危險,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各類人員都應在規定的通道內行走,不允許在陽臺間與非正規通道作登高或跨越,也不能利用臂架或腳手架桿件與施工設備中進行攀登。
①登高用梯的使用要求
攀登作業必須使用的工具有各種梯子,不同類型的梯子都有國家標準及規定和要求,如角度、斜度、寬度、高度、連結措施、拉攀措施和受力性能等。供人上下的踏板,其負荷能力即使用荷載,現規定為100N,是以人及衣物的總重量作為750N乘以動荷載安全系數1.5而定的。這樣就同時規定了過于胖中的人不宜作攀登作業。對梯子的要求主要是:
1)不得有缺檔,因其極易導致失足,尤其對過重或較弱的人員危險性更大;
2)梯腳底部除須堅固外,還須采取包緊、釘膠皮、錨固或夾牢等措施,以防護跌傾倒;
3)接長是,接頭只允許有一處,且連接后梯梁遷都不邊;
4)常用固定式直爬梯的材料、寬度、高度及構造等許多方面,標準內都有具體規定,不得違反;
5)上下梯子時,必須面向梯子,且不得手持器物。
另外,移動式梯子種類甚多,使用也最頻繁,往往隨手搬用,不加細察。因此,除新梯在使用前須按照現行的國家標準進行質量驗收外,還須經常性地進行檢查和檢修。對各種梯子構造細節和具體要求,在制作時都必須遵守相關國家標準的規定。
②模板支撐和拆卸
模板未固定前不得進行下一道工序。嚴禁在連接件和支撐上攀登上下,并嚴禁在上下同一垂直面上裝、拆模板。支設懸挑形式的模板時,應有穩固的立足點,支設臨空構筑物模板時,應搭設支架或腳手架。模板上留有預留洞時,應在安裝后將洞口覆蓋。拆模的高處作業,應配置登高用具或搭設支架。
③鋼筋綁扎
進行鋼筋綁扎和安裝鋼筋骨架的高處作業,都是搭設操作用平臺和掛安全網,未懸空的混凝土梁作鋼筋綁扎是,作業人員等應站在腳手架或操作平臺上進行操作。綁扎柱和墻的鋼筋時,不能在鋼筋骨架上站立或攀登上下。綁扎3.5m以上的柱鋼筋,還須在柱的周圍搭設操作用的臺架。
④混凝土澆筑
混凝土澆筑時的懸空作業,必須按規范要求做:
1)澆筑離地面高度2m以上的框架、過梁、雨篷和小平臺等,需搭設操作平臺,操作人員不能站在模板上或支撐桿件上操作。
2)澆筑拱形結構,要從結構兩邊的端部對稱地相向進行;澆筑儲倉,要將下口先封閉,然后搭設腳手架以防人員墜落。
3)特殊情況下如無可靠的安全設施,必須系好安全帶并扣好保險鉤或架設安全網。
⑤預應力張拉
在進行預應力張拉的懸空作業時,應搭設站立操作人員和設置張拉設備用的牢固可靠的腳手架或操作平臺。如果雨天張拉時,還應架設防雨篷。對預應力張拉區域應懸掛明顯的安全標志,禁止非操作人員進入,張拉鋼筋的兩端必須設置擋板。擋板要求必須符合規范的規定。關于孔道灌漿應按預應力張拉安全設施的有關規定進行。
4、操作平臺
(1)操作平臺
在施工現場常搭設各種臨時性的操作臺或操作架,進行各種作業,一般來說,可在一定工期內用于承載物料,并在其中進行各種操作的構架式平臺,稱之為操作平臺。操作平臺制作前都要由專業技術人員按所用的材料,依照現行的相應規范進行設計,計算書或圖紙要編入施工組織設計,要在操作平臺上顯著位置標明它所允許的荷載值。使用時,操作人員和物料總重量不得超過設計的允許荷載,且要配備專人監護。操作平臺應具有必要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使用過程中,不得晃動。
(2)、交叉作業
在施工現場上下不同層次同時進行的高處作業,稱為交叉作業。上下立體交叉作業中極易造成墜物傷人。因此,上下不同層次之間,結構施工常有重物吊裝,堆放或運送。而裝修則往往有人員在操作或走動,有時相當頻繁。所以前后左右方向必須有一段橫向的安全隔離距離。此距離應該大于可能的墜落半徑。如果不能達到此安全間隔距離,就應該設置能防止墜落物傷害下方人員的防護層。交叉作業中各有關工種的安全措施,主要有以下幾項:
①進行上下立體交叉施工時,任何時間、場合都不允許在同一垂直方向操作。上下操作隔斷的橫向距離,應大于上層高度的可能墜落半徑。在設置安全隔離時,它的防止穿透能力應不小于安全平網的防護能力。
②拆除鋼模板、腳手架等時,下方不得有其他操作人員。鋼模板部件拆除后,臨時堆放處離樓層邊沿不應小于1m,堆放高度不得超過1m。樓層邊口、通道口、腳手架邊緣等處,嚴禁堆放任何拆下來的物件。
③凡人員進出的通道口都應搭設安全隔離棚或稱防護棚。高度超過24m的交叉作業,應設雙層防護。
5、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
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登高作業必須系安全帶。建筑工人稱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為救命“三寶”。目前,這三種防護用品都有產品標準。在使用時,也應算則符合建筑施工要求的產品。
(1)安全帽
當前安全帽的產品種類很多,制作安全帽的材料有塑料、玻璃鋼、竹、藤等。無論選擇哪個種類的安全帽,它必須滿足下列要求:
①耐沖擊。將安全帽在+50℃及-10℃的溫度下,或用水浸的三種情況下處理后,然后將5㎏重的鋼錘自1m高處自由落下,沖擊安全帽,最大沖擊力不應超過500㎏(5000N或5kN),因為人體的頸椎只能承受500㎏沖擊力,超過時就易受傷害。
②耐穿透。根據安全帽的不同材質可采用在+50℃、-10℃或用水浸三種方法處理后,用3㎏重的鋼錘,自安全帽的上方1m的高處,自由落下,鋼錘穿透安全帽,但不能碰到頭皮。這就要求,選擇的安全帽,在戴帽的情況下,帽襯頂端與帽殼內面的每一側面的水平距離保持在5~20㎜。
③耐低溫性能良好。當在-10℃以下的氣溫中,帽的耐沖擊和耐穿透性能不改變。
④側向剛性能達到規范要求。
(2)安全帶
建筑施工中的攀登作業、獨立懸空作業如搭設腳手架、吊裝混凝土構件、鋼構件及設備等,都屬于高空作業,操作人員都應系安全帶。
安全的應用選用符合標準要求的合格產品。目前常用的是帶單邊護胸的。在使用要注意:
①安全帶應高掛低用,防止擺動和碰撞;安全帶上的各種部件不得任意拆掉。
②安全帶使用兩年以后,使用單位應按購進批量的大小,選擇一定比例的數量,作一次抽檢,用80㎏的砂袋做自由落體實驗,若未破斷可繼續使用,但抽檢的樣帶應更換新的掛繩才能使用;若實驗不合格購進的這批安全帶就應報廢。
③安全帶外觀有破損或發現異味時,應立即更換。
④安全帶使用3~5年即應報廢。
(3)安全網
①安全網的形式及性能。目前,建筑工地所使用的安全網,按形式及作用可分為平網和立網兩種。由于這兩種網使用中的受力情況不同,因此它們的規格、尺寸和強度要求等也有所不同。
平網:指其安裝平面平行于水平面,主要用來承接人和物的墜落。
立網:指其安裝平面垂直于水平面,主要用來阻止人和物的墜落。
②安全網的構造和材料。安全網由網體、邊繩、系生和筋繩構成。網體由網繩編結而成,具有菱形或方形的網目。編結物相鄰兩個繩結之間的距離稱為網目尺寸;網體四周邊緣上的網繩,稱為邊繩。此外,凡用于增加安全網強度的繩,則統稱為筋繩。
安全網的材料,要求其比重小、強度高、耐磨性好、延伸率大和耐久性較強。此外還應有一定的耐氣候性能,受潮受濕后其強度下降不太大。目前,安全網以化學纖維為主要材料。同一張安全網上所有的網繩,都要采用同一材料,所有材料的濕干強力比不得低于75%。通常,多采用維綸和尼龍等合成化纖作網繩。丙綸由于性能不穩定,禁止使用。此外,只要符合國際有關規定的要求,亦可采用棉、麻、棕等植物材料作原料。不論用何種材料,每張安全平網的重量一般不宜超過15㎏,并要能承受800N的沖擊力。
當前,生產安全網的廠家很多,品種也很多,產品質量也參差不齊,為了能使用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網,施工單位采購來以后,可以作現場試驗,除外觀、尺寸、重量、目數等的檢查以外,還要做以下兩項試驗:
①貫穿試驗。即將1.8m×6m的安全網與地面成30°夾角方好,四邊拉直固定。在網中心的上方3m的地方,用一根Φ48×3.5的5㎏重的鋼管,自由落下(圖8-1),網不貫穿,即為合格,網貫穿,即為不合格。
做貫穿試驗必須使用Φ48×3.5的鋼管,并將管口邊的毛刺削平。鋼管的端面為3.5㎜寬的一邊道圓環,當5㎏重的鋼管墜落到與地面成30°角的安全網上時,其貫穿力只通過鋼管上的一小部分斷面,作用在網面上,因為面積小貫穿力是很大的。如果選用壁厚的鋼管或直徑大的鋼管,因貫穿時的接觸面積大,貫穿力都會減弱。
②沖擊試驗。即將密目式安全網水平放置,四邊拉緊固定。在網中心上方1.5m處,有一個100㎏重的砂袋自由落下,網邊撕裂的長度小于200㎜,即為合格。
用密目式安全網對在建工程外圍及外腳手架的外側全封閉,就使得施工現場從大妄言大平網作水平防護的敞開式防護,用欄桿或小網眼立網作防護的半封閉式防護,實現了全封閉式防護。這不僅為工人創造了一個安全的作業環境,也給城市的文明建設增添一道風景線,只是建筑施工安全生產的一個質的變化,也是安全生產工作的一個飛躍。施工單位一定要選擇符合要求的密目是安全防護立網,決不應貪便宜而用不合格產品。
6、腳手架工程
(1)腳手架種類
隨著建筑施工技術的發展,腳手架的種類也愈來愈多。從搭設材質上說,有竹、木和鋼管腳手架。鋼管腳手架中又分扣件式、碗扣式、承插式等;按搭設的立桿排數,又可分為單排架、雙排架和滿堂架。按搭設的用途,又可分為砌筑架、裝修架;按搭設的位置可分為外腳手架和內腳手架。腳手架分為下列三大類。
①外腳手架
搭設在建筑物或構筑物的外圍的腳手架稱為外腳手架。外腳手架應從地面搭起,所以,也叫落地式腳手架,一般來將建筑物多高,其架子就要搭多高。
1)單排腳手架:它由落地的許多單排立桿與大、小橫桿、掃地桿等綁扎或扣接而成。
2)雙排腳手架:它由落地的許多里、外兩排立桿與大、小橫桿、掃地桿等綁扎或扣接而成。
②內腳手架
搭設在建筑物或構筑物內的腳手架稱為內腳手架。主要有:
a.馬凳式內腳手架;
b.支柱式內腳手架。
③工具式腳手架
(2)扣件式鋼管腳手架
①特點
由鋼管、扣件組成的扣件式鋼管腳手架(以下簡稱“扣件式腳手架”)具有以下特點:
1)承載力大。當腳手架的幾何尺寸在常見范圍、構造符合要求時,落地式腳手架立桿承載力在15~20kN(設計值)之間,滿堂架立桿承載力可達30kN(設計值)。
2)裝、拆方便,搭設靈活,使用廣泛。由于鋼管長度易于調整,扣件連接簡便,因而可適應各種平面、立面的建筑物、構筑物施工需要;還可用于搭設臨時用房等。
3)比較經濟。與其他腳手架相比,桿件加工涓埃濃淡一次投資費用較低,如果精心設計腳手架幾何尺寸,注意提高鋼管周轉使用率,則材料用量可取得較好經濟效果。
4)腳手架中的扣件用量大,價格較高,如果管理不善,扣件極易損壞、丟失,因此應對扣件式腳手架的構配件使用、存放和維護加強科學化管理。
②適用范圍
扣件式腳手架在我國的應用歷史近40余年,積累了豐富的使用經驗,是應用最為普遍的一種腳手架,其適宜應用范圍如下:
1)工業與民用建筑施工用落地式單、雙排腳手架,以及底撐式分段懸挑腳手架。
2)水平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中的模板支承架。
3)上料平臺、滿堂腳手架。
4)高聳構筑物,如井架、煙囪、水塔等施工用腳手架。
5)棧橋、碼頭、高架路、橋等工程用腳手架。
⑥構配件質量與檢驗
1)鋼管
a.扣件式腳手架鋼管應采用現行國家標準《直縫電焊鋼管》或《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
b.鋼管鋼材牌號宜采用力學性能適中的Q235A,質量性能指標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中Q235A的規定。
c.鋼管截面幾何尺寸、鋼管長度應便于人工裝、拆和運輸,扣架規范規定的鋼管查那嘎度見表7-2,每根鋼管的重量不應超過25㎏。
d.新、舊鋼管的尺寸、表面質量和外形應符合表要求,鋼管上嚴禁打孔。
(3)扣件式腳手架的搭設與使用
①搭設前的準備工作
1)腳手架搭設前應具備必要的技術文件,如腳手架的施工簡圖(平面布置、幾何尺寸要求),連墻件構造要求、立桿基礎、地基處理要求等等。應由單位工程負責人按施工組織設計中有關腳手架的要求向搭設工人和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
2)對鋼管、扣件、腳手板等構配件應按本章7.2.5要求進行質量檢查驗收,對不合格產品一律不得使用。
3)對腳手架的搭設場地要進行清理、平整,并使排水暢通。對高層腳手架或荷載較打而場地土軟弱時的腳手架還應按設計要求對場地土進行加固處理。如原土夯實,加設墊層(碎石或素混凝土)等等。
②搭設過程中特別注意事項
1)腳手架必須配合施工進度搭設。
2)嚴禁外徑48㎜與51㎜的鋼管混合使用。
3)扣件螺栓擰緊扭力矩不應小于40N·m,且不應大于65N·m。
4)立桿,縱、橫向水平桿,連墻件等的搭設必須符合構造要求。
(5)模板支架(模板支撐)
①模板支架立桿的構造應符合下列規定:
1)模板支架立桿的構造同前第5)條腳手架立桿的規定。
2)支架立桿應豎直設置,2m高度的垂直允許偏差為15㎜。
3)設在支架立桿根部的可調底座,當其伸出長度超過300㎜時,應采取可靠措施固定。
4)當梁模板支架立桿采用單根立桿時,立桿應設在梁模板中心線處,其偏心距不應大于25㎜。
②滿堂模板支架的支撐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滿堂模板支架四邊與中間每隔4排支架立桿應設置一道縱向剪刀撐,由底至頂連續設置。
2)高于4m的模板支架,其兩端與中間每隔4排立桿從頂層開始向下每隔2步設置一道水平剪刀撐。
3)剪刀撐的構造應參照前第6、7兩項的規定。
如:套軌式液壓升降腳手架,導軌式電動附著升降腳手架,錨軌式互爬手動附著升降腳手架。
2.型號
型號=廠家代號(或2個英文字母)+簽定年份+型別號(阿拉伯數字)
(5)腳手架工程安全技術交底
腳手架在建筑施工中是一項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腳手架要求有足夠的面積,能滿足工人操作、材料堆置和運輸的需要,同時還要求堅固穩定,能保證施工期間在各種荷載和氣候條件下,不變形、不傾斜和不搖晃。腳手架工程多屬高處作業,其安全技術要求主要有:
①必須有完善的安全防護措施,要按規定設置安全網、安全護欄、安全擋板以及吊盤的安裝裝置等。10米以上的腳手架最好在操作層下面留設一步腳手板以保證安全,否則應在操作層下張設安全網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
②操作人員上下架子,要有保證安全的乘人吊籠、扶梯、爬梯或斜道。
③吊、掛腳手架使用的挑梁、木行梁、吊架、鋼絲繩和其他繩索,使用前要作荷載檢驗,均必須滿足規定安全系數,升降設備必須有可靠的制動裝置。
④必須有良好的防電、避雷裝置,鋼腳手架等均可靠接地,高于四周建筑物的腳手架應加設避雷裝置。
⑤必須按規定設剪刀撐和支撐,高于7米的架子必須和建筑物連接牢固,保證架子不搖晃。
⑥腳手板要鋪滿、鋪穩,不得留空頭板,保證有3個支撐點,并綁扎牢固。
⑦在腳手架搭設和使用過程中,必須隨時進行檢查,經常清除架上的垃圾,注意控制架上荷載,禁止在架上過多堆放材料和多人擠在一起。
⑧暫停工程復工和風、雨、雪后應對腳手架進行詳細檢查,發現有立桿沉陷、懸空、接頭松動、架子歪斜、木行架或吊鉤變形等情況應及時處理。
⑨遇有6級以上大風或大霧、大雨,應暫停高處作業,雨雪后上架操作要有防滑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