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峻的就業形勢讓不少剛走出校門的學子倍感壓力。其實,說到家,問題的要害還在于學生素質與能力是否過硬。也正因如此,作為護理專業人才的培訓搖籃,醫學類學校越發注重對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閨女長得好,還用愁嫁嗎?”一位濟寧醫學類學校的護理專業教師的玩笑話不無道理。
護理專業學生不愁找工作
11日上午,濟寧醫學院護理學院黨支部書記張振中坐在辦公室中,臉上帶著一貫的微笑。“我們學院今年的畢業生接近500人,4月份就已經被各大醫院搶光了。”張振中告訴我們,他們學院的學生總量在2000人左右,本科學生占到了75%。近年來,學校與全國15家知名醫院達成合作關系,建立了十幾處集實習、就業為一體的基地。根據醫院方的要求,他們將符合條件的學生送去,實習一年,考評合格后,學生們就可被留用,成為醫院員工。
李雪是濟寧醫學院ICU護理專業的應屆畢業生,雖然距離畢業還有一個多月,但她現在的身份已經是濟寧學院附屬醫院的護士。一年前,她被學校選送到北京同濟醫院實習,實習期滿后,院方決定留用她,考慮到離家太遠,和家人再三商量后,還是決定回到了濟寧就業。此后,經過學校推薦,她順利通過了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的考試,被錄用。
10日,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人力資源部的負責人來濟寧市衛生學校招人。經過一天的考試,從學校推薦的100名應屆畢業生中選走了40人。該校護理專業三年級學生郭紀就是這40名被錄用學生中的一個。11日下午,已經回家等上班消息的郭紀在電話中說,畢業前找到工作讓她沒有了后顧之憂。況且,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是全市頂尖的大醫院之一。
雖是中專學歷,但郭紀的理論功底與專業技能都十分出色,曾在一個月前舉行的全省中職學校護理技術比賽奪得二等獎。“我們雖然學歷相對低一些,但在年齡上有優勢,在技能功底上我們也不輸給大學畢業的學生。”郭紀告訴記者,她班的近30名同學,現在大半都找到了不錯的工作。
學校順勢而為培養護理人才
“除教授正常的護理課程外,近年我們學院開設了重癥護理和涉外護理兩個專業。”張振中說,培養高素質的醫護人才是學院以后的發展方向,也是大勢所趨。在全國各大醫院,重癥護理、涉外護理專業人才用人缺口巨大,我們在這兩個專業上下大力氣為了讓學生能有機會從普通的護理人員向高端護理人才轉變。
張振中帶領記者參觀了他們學院的各類別實訓室。“這個是我們的形體室,學生們在這里學習護士禮儀,同時還可以練習舞蹈。”張振中說,為滿足北京、深圳等地大醫院的要求,護士禮儀成為一項單獨的課程,在學生們畢業前的一年時間里,將定期向他們開放。
在貼有“ICU實訓室”字樣門牌的房間內,記者看到幾位教師正忙著安裝調配新醫療器材。“這是我們的ICU病房護理系統,學生們在這里可以學習ICU病房儀器的操作技能,大大縮短了工作適應的過程。”張振中指著病床上的一個模擬橡膠人說,這是高仿真的模擬患者,“有呼吸、有心跳,幾乎可實現所有的模擬急救。”除此之外,學院還設有婦兒實訓室、常規病癥實訓室等。
焦志華是濟寧醫學院護理專業的大二學生,雖然還有兩年才畢業,但他已經對未來的就業充滿了信心,“現在,男護士逐步得到了用人單位的認可,我應該做好的是掌握更多的理論知識,練就扎實的操作能力,為以后的就業打下堅實的功底。”
“雖然我們學校的學生多是中專學歷,但在理論、技能的培訓上仍算得上是高標準。”濟寧市衛生學校工會主席王瑋告訴記者,“什么樣的學生受各大醫院歡迎?上手快,拿過來就能用的。”為此,學校始終將技能培訓視為教學重點,為養成濃厚的學習氛圍,學校每年都會組織幾次校內技能比賽。同時,學校還將德育教育納入正常的教學課程。“讓孩子們認識到,做一名幫別人減輕病痛的護士是多么偉大,同時也養成踏實的工作作風和認真的態度。我們要培養的是全面人才。”王瑋如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