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的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總書記平易近人,談吐風趣,讓我們倍感親切。他充分肯定了廣大醫務工作者不負黨和人民重托,白衣為甲、逆行出征,舍生忘死、奮力苦戰,用血肉之軀筑起阻擊病毒的鋼鐵長城,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醫者仁心和大愛無疆;充分肯定了廣大教育工作者奮戰在抗擊疫情和“停課不停學、不停教”兩條戰線上,守護億萬學生身心健康,支撐起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在線教育,為抗擊疫情、全面有序復學復課作出了重要貢獻。
教育的首要任務是育人,是培根鑄魂、啟智潤心。教育要把培養什么樣的人放在第一位。作為教育界別的委員,我們倍感使命光榮、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我們要按照總書記的囑托,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在教書育人的崗位上盡心盡責,努力為黨的教育事業作出積極的貢獻。面對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任務和新挑戰,我們要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更好地把報國之志、為民之心和履職之能結合起來,為人民政協事業和黨的教育事業貢獻力量。
當前,我國學前教育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2020年全國幼兒園29.17萬所,在園幼兒4818.26萬人,學前教育毛入園率85.2%,普惠性學前教育覆蓋率84.74%。從城市到鄉村,我們的學前教育面貌煥然一新。
按照中央的戰略部署,我國教育開始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學前教育的高質量發展還存在著很多體制機制障礙,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關于學前教育發展的任務是進一步提高學前教育入園率,完善普惠性學前教育保障機制,支持社會力量辦園。
建立和完善普惠性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是今后學前教育發展的主要方向和任務。普惠性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不是簡單的辦公辦幼兒園或扶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問題,而是學前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問題。政府是提供普惠性學前教育公共服務的責任主體。各級各地政府應當根據人民日益增長的對更為優質公平學前教育的需要,以教育公平為基本價值取向,把普惠性學前教育公共服務當作一個完整的體系來規劃,加強制度建設,尤其是要建立健全普惠性學前教育公共服務財政制度,改變財政投入的路徑依賴,突破辦園體制和編制的藩籬,確保普惠性幼兒園同質同價,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公平優質的普惠性學前教育公共服務。
當前,我國學前教育毛入園率已達85.2%,可以說“好啃的骨頭已經啃完了”,剩下的一定是要費大力氣才能解決的“邊邊角角”。每提高一個百分點,都不容易,需要攻堅克難。一方面要配合我國城鎮化進程和新農村建設,做好普惠性幼兒園的合理規劃布局,實現資源共享與整合,讓每一個適齡幼兒都有途徑和機會獲得學前教育;另一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加大對普惠性學前教育的投入,為進一步提高學前教育毛入園率提供基礎保障。
社會力量辦園,是我國學前教育事業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支持社會力量辦園,一方面要逐步完善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財政補助制度,在成本核算的基礎上加大對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財政扶持力度并加強對資金使用監管,吸引更多有教育情懷的、有志于教育事業的民辦幼兒園舉辦者選擇進入普惠性學前教育供給體系;另一方面,要依法依規支持營利性民辦幼兒園辦園,為社會提供多元化選擇。
文章來源丨《中國教育報》2021年3月11日02版
作者丨劉焱,系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