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泉市大河鎮南故城村一村民家中辦完喪事后,家人把一包煮肉時使用的亞硝酸鹽放在柜櫥調料旁,結果被家中年僅4歲的幼童當成白砂糖誤食,雖經全力搶救,該幼童仍不治身亡。
據記者了解,2月20日,南故城村一張姓人家辦喪事,死者是一位年過七旬的老人。喪事結束后,張家人把從外邊買回的一種當地人俗稱為“硝”的東西,放置在碗櫥中,與其他調味品同放一起。當日15時多,死者年僅4歲的孫子誤把這種白色粉末狀的物品當成白砂糖,抓起一把后塞進口中。不幸的事情隨即發生,該幼童食用“白糖”后不久嘴唇發紫,身體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家人發現后急送本村小診所,后轉往鹿泉市城內的醫院,鑒于幼兒病情危急,又急轉往省會醫院救治,雖經全力搶救,但該幼童終不治身亡。
“這種白色粉末狀的東西是戶主用來煮肉和處理肉上那些臟東西用的。”南故城村村干部告訴記者,這種被當地百姓稱為“硝”的東西,其實就是工業用的亞硝酸鹽,外觀酷似綿白糖,無味,當地許多村民并不知道其危險性。
醫生提醒,亞硝酸鹽進入血液后能夠與血紅蛋白異常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占據氧分子的位置,造成人體組織缺氧,嚴重時會引起死亡。“食入0.2-0.5克亞硝酸鹽會引起輕度中毒,比如一次食入大量腌咸菜;而食入3克會引起重度中毒。”因此有關食品衛生標準中對其使用范圍和用量都有嚴格限制。但由于其外觀和味道與食鹽極為相像,常會發生因誤食導致急性食物中毒事件。一幕一幕的悲劇警示廣大市民,要合理、正確使用這種工業用鹽,以免再釀悲劇。
來源:燕趙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