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學習是件“苦差事”,尤其是當今的各大中小學生,每天都會,面對繁雜的學習任務。于是越來越的孩子出現了厭學問題。那么你們知道孩子常見厭學表現有哪些?下面,我們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番。

孩子常見厭學表現
輕度厭學的孩子,只是對學習缺乏興趣,也能正常上課,但是學習效率不高,整個學習過程是一個消極的狀態。結果只能是也花了時間,孩子收效甚微。
中度厭學的孩子并不是簡單的對學習缺失了興趣,而是已經從心里對學習產生了厭惡情緒。這種情況下,孩子基本不能維持正常的學習了,需要家長再三督促下才能進行學習活動。這樣的情況,孩子每天心不在學習上,勉強去到學校也是一無所獲。
重度的厭學是孩子從心理和生理上同時抗拒學習,孩子會利用任何的方式逃避學習:有的孩子會選擇撒謊,有的直接逃學,有的直接呆在家里怎么都出門,更有甚者,為了逃避學習,逃避學校選擇了離家出走不歸家,另外,任由厭學情緒繼續發展,還有可能轉化為自閉和抑郁癥……
解決孩子厭學問題的方法
1、優化過程,提高教育藝術
教師要構建能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情境,通過設計一些開放性、發散性、挑戰性的問題,選擇有吸引力的材料,把學生從苦學的深淵帶到樂學的天堂,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使學生充分享受學習、交流和成長的樂趣。
2、建立社會化的教育網絡系統,增強轉化力度
對厭學學生學習態度的轉變,應該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盡可能減少不良社會環境、家庭環境的干擾,形成學校、家庭、社會齊抓共管,共同推進素質教育的良好局面
3、改革考試和評估制度,真正實施素質教育
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真正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要研究新的教師評估體系,學校和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是否面向全體學生,學生是否得到全面發展,轉變厭學學生的工作做得如何等等都要納入評估體系,真正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
厭學對于孩子危害是十分巨大的,因此我們平時要多多關注孩子學習生活情況,而不是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一旦我們發現孩子有厭學情緒的時候,我們一定要采用正確的方式方法來引導孩子走出厭學誤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