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藍領工人成為了時代的主旋律,在國民經濟建設中職業教育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打破了以往收入低、社會地位低、工作環境差的局面。面對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認可和選擇職業教育,與其讓孩子在高中力不從心,不如就讀職業院校,不僅能集技能于一身,還能成為用工市場的香餑餑。可見在習總書記的倡導下,職業教育已然成為社會建設的中流砥柱,讓更多的孩子實現了他們的中國夢。
然而職業教育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面對父母望子成龍的心態,不少父母還是對職業教育憂心忡忡,加之當今社會對職業教育存在不少偏見,招生難、缺乏技能型教育等問題一直都是制約職業教育發展瓶頸。
而校企合作這一模式是以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為目標,著眼于精細化和高位化就業,為學生實習就業提供優質的資源保障。校企合作讓企業融入教學管理工作的同時,進一步挖掘了學生的潛力和才能,提高了人才培養的實用性和時效性。在校企合作的過程當中,雙方可以共同探索,既為學生提供良好學習環境,又為學生搭建實習就業平臺,實現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時下,我國面臨著產業升級、創新發展的新形勢,要培養出能適應新形勢的產業技術工人就必須走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是實現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效手段,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
在職業教育方興未艾的今天,職業教育不可自喜于所取得的成果,在加強職業院校與企業的深度合作的同時,還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職業院校的辦學水平,選撥一批既有豐富理論知識又有實踐經驗的老師到校任職。只有這樣我國的職業教育才會一直“火”下去,讓廣大青年看到未來的希望。
來源: 現代職業教育網
|